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的兩種面貌,「祖靈的解離與重聚—南部與東海岸原住民藝術專題展」

祖靈的解離與重聚—南部與東海岸原住民藝術專題展

展覽主題:祖靈的解離與重聚—南部與東海岸原住民藝術專題展
展覽地點: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地下一樓B1南島藝文展場
高雄市前鎮區翠亨北路390號
展覽日期:2004.10.30~ 2004.12.15
新聞聯絡人: 林育世 07- 8150062 轉111,行動電話:0922797713

分別位於大武山脈兩翼的南台灣與東海岸,可說是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發展最有活力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板塊。南部三地門藝術家的精巧瑰麗風格與東海岸原住民自由奔放的藝術風潮,各自擁有相異的地理、歷史、族群人文背景與逐漸型塑發展的過程;兩地原住民藝術風格的相互比較,又有諸多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史,藝術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豐富的意涵可供探究、賞玩。兩地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軌跡的相對比較,更可以看成是原住民藝術家在展現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的過程中,因應主客觀環境的衝擊與挑戰,而發展出的兩種各異其趣而卻又同樣精彩生動的藝術風貌。。
本次展覽一共規劃兩個子題,「故事彩衣我印記」展現的是南部三地門原住民藝術風情,「野地之芳」則是表現東海岸原住民強勁的藝術生命力。

「故事彩衣我印記」一詞概述了台灣中央山脈南段西岸之原住民藝術表現的總體,藝術家藉由傳衍的各類故事和彩紋,刻印各樣生活器皿和豐富心靈的產物。就創作的風格和類別大致可分三:

1.鑲嵌裡有故事
鑲嵌藝術算是這個地域的排灣、魯凱族人滿早期的藝術表現,從以物易物得來銀器、貝類、珠飾等結合木雕而完成之,如青銅刀、木雕立柱、用具、寶箱等均有鑲嵌藝術表現。而構圖大致取自族人所經驗的故事衍生的象形或寫實紋樣。
Pairing.pavavaljung(許坤仲)先生在鑲嵌藝術的表現可說是年長者的代表人物。他善於運用銀和貝為飾,述說他在青銅刀的故事,他也善於結合竹雕和木塞製作雙管笛,使其吹出美妙聲樂,而笛子的由來正是傳說的美麗故事。
另外,年青的雕刻者尼誕.達給伐歷是新興木雕者中善於雕大件作品的藝術工作者,他同樣的善於從生活的背景中以簡單鑲嵌表現手法呈現作品,如大的平面雕刻,取自大地的故事轉成變形圖案常是他構圖的主題。而魯凱族的陳萬德先生也是善於在創作的原味傢俱中鑲入銅片或貝殼,格外明顯。
鑲嵌藝術的表現,可以在日常生活用中每天用到的小件青銅刀看到,也可以在大傢俱桌面或建物裡的立柱雕刻看到,因此,可以說鑲嵌的藝術表現是南台灣西岸的藝術家們所善於表現的說故事的手法。

2.平面中畫故事
 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原始藝術表現裡,大部份以平面為主,如木雕門、窗、柱、樑,以至生活的用具所表現的紋樣都以平面雕刻,而布的平面運用也以繡、拼貼等方式表現。主體雕刻手法可算是日據時期之後才大量呈現創作的。而近代的平面藝術表現中,原住民藝術工作者也運用油彩、膠彩等現代的繪畫技巧表現族人的精神和故事。其中,伊誕.巴瓦瓦隆先生就善於以簡單的線條構勒傳說故事,把族人精神象徵的百合花,以抽象的、和故事對話的呈現在其畫作裡。
雷恩先生的平面畫作也是多彩豐實的,他具專業的美術技法表現運用在油畫、珠畫等平面藝術,色彩顯明也賦故事性。而拼布的平面表現中,除了傳統的衣飾外,把故事運用在現代創作也是這個地域裡的藝術工作者正在呈現的,如魯凱族的彭春林先生,排灣族的許淑貞、羅秀金、許淑慧等都善於創作族人的故事在拼布藝術裡。

3.在裝置與建築中說故事
撒古流先生是南台灣西岸的原住民藝術工作者中,最早將傳統故事和建築概念運用在現代的裝置與建築藝術裡,其表現手法多元而成熟,也呈現清楚的原住民故事與異象,而其學生古勒勒、峨格等人也是創作不少個人風格的作品。另外,魯凱族的卡拉瓦先生也是善於以超大形的裝置與建築表現創意,而排灣族的馮志正先生除了表現蠟染藝術外,也會延伸故事到裝置和建築裡,其表現的色系也很 多樣。
裝置和建築學可說是台灣原住民族的藝術家於近代接觸的藝術表現,也是在台灣的歷史變遷中,延伸「故事彩衣我印記」的重要歷程。雖然它的呈現是起步中,但如此以故事所孕育和建構的裝置和建築,對台灣空間美學的深度和意涵的貢獻是指日可待的。

南部藝術家作者群:
1.pairang.pavavaljung(許坤仲),2. 撒古流‧巴瓦瓦隆,3.雷恩,4. 尼誕.達給伐歷,5.陳萬徳,6.伊誕‧巴瓦瓦隆,7. 彭春林,8.李明義,9. 達比烏蘭.古勒勒,10. 許淑貞
  




闡述東海岸原住民發展的特殊環境的「野地之芳」,則由東海岸晚近發展的海岸漂流木藝術往回追溯:
我的家,面海,背山壁
我的心,自在,像海浪
我的手,粗糙,有力量
我的愛,想你,對不起

2002年初,一群來自不同族群的東海岸藝術家在台東金樽海灘上創作生活了數個月的時間,上面這首短詩是成員之一藝術家所寫下,傳神地傳達了藝術家對自然環境與藝術創作合而為一的真實渴望與感受。
相較於三地門的南部原住民藝術家美麗子民,東岸的原住民藝術工作者似乎一直面臨面臨另一種層次的挑戰與艱辛。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透過經濟力與政治力的相互運用,壓縮原住民各族群的文化及藝術表現選擇權,誠屬東西岸皆然:而花東二地的交通不便與人口稀少,更嚴重不利於部落經濟式微之後的原住民藝術工作者的營生;遲至1990年代以前,不僅僅是外界習慣用模糊的單一標準來界定原住民藝術,東岸的藝術創作者主觀上對於接受西岸風格與否,也有很大的心理掙扎。同時,東岸的原住民藝術家對於原住民文化主體與部落生命的存續危機,也有更慘烈的體悟;泰半的藝術工作者有遠離部落到西部都會區工作或者學藝的生命經歷,面對漢人社會的強勢壓力,原住民在其中討生活時,既被迫要洗去自己的原住民印記,但外在臣服了主流社會的宰制,反而更容易激起心靈上的鄉愁,也更容易熱切地企望找尋其他原住民同胞的同類相聯。在藝術創作發展歷程上也是如此,如果接受了「約定俗成」的原住民藝術形式,就等於必須選擇揚棄了自身族群及部落的特色;但對部落形式的第一階段揚棄,卻又有助於藝術家對個人生命的獨立思索與面對何謂原住民藝術創作的反省態度。1990年代之後的東海岸原住民藝術中,生活寫實的「哈古現象」與象徵表現手法「拉黑子現象」先後出現,也迫使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進一步經歷了不同藝術文化立場與觀點的認同辯證。綜觀整個十數年的東岸原住民藝術發展歷程,我們發現:為了生計而曾與部落生活解離的藝術家,因為更巨大的原住民議題而互相重整;自從採取新的寫實風格而與西岸原住民藝術風格解離之後的藝術走向,因為找到部落生活為藝術重心而重整;受到象徵表現手法的重擊而與傳統原住民美學解離的創作認知,又因為找到原住民藝術的新核心而再次重聚。數次的解離與重聚的過程,逐漸形成了東岸原住民藝術今日跨越族群界線的自由形式與藝術語彙,也顯示出東岸藝術家破除傳統窠臼想要重新省思原住民藝術表達核心的強烈意圖。
本「野地之芳」展區除了引用意識部落藝術家石瑛媛的漂流木裝置藝術風格呈現展場風格,共區分為「東海岸原住民的生活寫實風格」,與「文化的傳衍與創造性的詮釋—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中的象徵表現主義」兩個子題。前者展出生活寫實主義的代表性人物卑南族的哈古,阿美族的林益千(遺作)及噶瑪蘭族的陳正瑞等人作品。象徵表現主義部分,則展出原住民象徵表現主義藝術家如希巨‧蘇飛,達鳳,伊命及伐楚古等人代表性作品;象徵表現主義開山人物拉黑子‧達立夫則借展最早期的板雕作品「回家的男人」,以及2004年最新的概念裝置作品「自我論述」。

我們常常比喻,東岸的原住民藝術宛如綻開在荒莽後山的野地之芳,在資源不如西岸的先天條件下,兀自怒放著原住民藝術另一種姿態的鮮明風采;而南部三地門原住民藝術家的瑰麗持重風格,亦顯現出數百年族群文化的積蘊與內涵。兩地的原住民藝術風格,一是爛漫不馴,自由純真,一是細緻悠揚,引人低迴。本次展覽將這兩地的藝術風格分別闡述,共同呈現,有如讓同是台灣原住民族血脈的兩個面貌相異的兄弟,在此相會,互相對話,共同見證祖靈為原住民追求自我主體的藝術心靈引領走過不同道路之後的再次重聚。

Comments

Yuping said…
您這一篇文章寫得真是太棒了.激賞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從南島當代藝術展到成大美麗後花園—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尋根與蔓延

利格拉樂‧阿烏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