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September, 2015

在美術館裡面對「當代」的原住民傳說—兒美館的「看‧傳說」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近年來的「南島語系當代藝術計畫」,廣受各界的期盼與討論。本文是筆者討論該計畫的系列文章之一,希望從原住民當代藝術研究者與獨立策展人的雙重角色,提出對此計畫的觀察與心得。 高美館的南島展望與困境 高雄市立美術館近二、三年來對包含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在內的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的企圖心是顯而易見的,其間共計有開始於 2006 年的「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 2007 年的「超越時光,跨越海洋」南島當代藝術大展,以及相關的南島當代藝術家駐村創作與交流計畫,並著手建立南島藝術家資料庫等等舉措;高美館的南島當代藝術計畫若能穩健地發展下去,對長久以來缺乏系統研究與論述的南島當代藝術而言,恐怕將會是廿一世紀初國際間最重要的官方美術館層級的發展策略。我們甚至可以很樂觀地說,十幾年來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不斷發展演繹的主要特質 -- 「當代性」與「社會性」,亦可從更廣闊的國際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的內容中得到更多的交互觀照與印證,從而刺激本土原住民當代藝術創作更深度的反思與回應。從另一角度來說,以第一次呈現在高美館的 2007 年「超越時光,跨越海洋」展的邀展內容為證,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表現的如上特質,可認為是南島當代藝術中最具有生命力與感染力的藝術力量,將來是否可以反過來對廣大的南島語系地區發生漣漪般的影響,亦指日可待。 面對這麼龐大與陌生的當代南島藝術領域,館方也坦承背景知識的不足與人力的缺乏;一般觀察到的問題則有相關論述的質與量均不足及展覽定位不明的問題,在高美館初步展現對南島當代藝術的企圖及努力之際,以上瑕疵或許尚屬求全之毀,但筆者願藉受邀觀察刻正在兒童美術館展出的「 看 ‧ 傳說-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創作」展,分享一些觀察與心得。 當代藝術與古老傳說的結合 開幕於四月婦幼節翌日的「看‧傳說」展,邀請了共計三個族群五個藝術家:大港口部落的 撒部‧噶照以阿美族關於梅花鹿取火的故事為主題,用漂流木結合石頭創作了「鹿取火生」作 品;卑南族南王部落的見維巴里則是以石頭與竹子,創作象徵石生與竹生傳說的「卑南之泉」;排灣族三地門部落的雷恩,以其擅長的鐵雕結合壁畫,創作了排灣族的「射日」傳說。此外 ,阿美族的魯碧‧司瓦那也以「彩虹的另一端」為名和 達鳳‧旮赫地共同製作了展覽入口的裝置作品。   在兒童美術館裡籌畫這樣的展覽,除了對兒童與家長透過
青葉部落十字藝術街 — 從公民美學運動的脈絡看原住民部落裡的藝術造街 林育世 歷經部落成員及在地藝術工作者三年的努力,屏東縣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 -- 青葉部落,呈現了令人驚豔的藝術造街成果。本文嘗試以社區公民美學運動的觀點對青葉部落的藝術造街提出觀察與分析。 社造路線與部落意識的相交 始於 1990 年代中期的「社區總體營造」概念,在台灣十數年的發展,雖歷經中央及地方政府屢次的政黨更迭,仍然一直是國家最重要的文化政策;不可諱言地,社區總體營造的核心概念,以及概念本身所主張的針對「人」、「文」、「地」、「產」、「景」等五大議題的經營,十數年來均已實質地對台灣社區的風貌與氣息產生了影響與變化。而在扁政府任內由文建會所提出的「公民美學運動」與「文化公民權」運動,更可視為社造概念的更深度闡釋。而幾乎是發生在同一時期的台灣原住民現代藝術,在十餘年的發展後,也已經產生了青壯代的部落藝術工作者及眾多的藝術工作室,擁有以藝術介入為途徑,對社造等議題進行思考、回應與參與的能力。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部落的「十字藝術街」,以及霧台鄉的「岩板巷」,是晚近最常被提及的兩個「藝術造街」的例子。這兩個部落藝術造街案的產生,除了可視為是來自國家力量的社區總體營造路線與自原運以來原住民部落意識蓬勃發展兩大軸線的相交,這兩個原住民社區的藝術造街內容,除了提供不同於其餘漢人社區的藝術文化內涵,其屬於原住民社會特有的社造過程與模式,亦值得我們深入觀察,本文特以以青葉部落為例,提供一些觀察與評析。 青葉村藝術造街概述         青葉部落是屏東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約在三年前,源於部落人士如青葉國小校長陳再興、村長曾順佐在社區發展協會的倡議,思考如何以部落在地的力量對部落環境進行改造,這個想法馬上結合了撒列瑪勞‧吾由、王傳蘭及彭春林等當地重要的藝術工作者的參與,更擴大為青葉國小老師、部落內的各藝術工作室及社區民眾等,成立了推動小組開始對部落的景觀進行改造。這個藝術造街計畫也獲得了內政部營建署的「城鎮地貌改造計畫」及「城鄉新風貌計畫」的經費支持,使得部落藝文工作者的原始構想得以實現。在推動小組成員王傳蘭的導覽介紹之下,我們看到歷經三年的藝術造街計畫,除了完成青葉部落的入口意象與相思林登山步道,全部落更有將近五十戶住宅進行圍牆外觀的改造,大量運用鄰近